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撰文:Henry Taylor(伯明翰大学哲学家)

萌萌的考拉属于什么物种?考拉的英文名字是koala bear,意为考拉熊,可考拉并不是熊,而是有袋类动物。这就好比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西红柿不是菜,而是水果。对那些我们以为的是坚果的物种来说,几乎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坚果——花生、巴西栗、腰果、核桃、山核桃、杏仁,都不是坚果。花生是豆类,巴西栗和腰果是种子,其他都是核果,只有榛子和栗子例外,它们才是这些“坚果”中的精英,是“真正的”坚果。

这些故事可能我们以前都听说过,但它们不仅仅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反映了一个被称为生物分类学的科学领域,这个领域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物种是这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思想很简单:某些生物群体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比如你和我就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属于人类。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同一物种的成员。

生物分类学的核心目标是将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分类成物种。这当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生物学内部还是外部。进化生物学的任务就是要追踪物种的进化与发展,直至最终的灭绝。在生物学之外,保育计划经常将各类物种列入“濒危”名单,并敦促我们捐钱以阻止它们灭绝。若要让这一切变得有意义,我们需要知道物种究竟有多少种,以及物种究竟是什么。

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 古尔德1845年所作的达尔文的雀。|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那么,到底什么是物种呢?答案是,我们真的不知道。

什么是物种?

在物种的多个定义中,最有名的一个是由20世纪的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给出的,他强调了杂种繁殖的重要性。这个观点大致可描述为,如果两个生物能够彼此繁殖产生可育后代,那么它们就属于同一物种。这就是为什么驴和马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它们虽然可以繁育后代,但它们的后代(骡子)无法生育。

迈尔对物种的思考方式产生了一些惊人的结论。最近,由于北极的气温上升,北极熊(polar bear)和灰熊(grizzly)的接触越来越多,并产生了可生育的后代。在英文中,它们后代的名字被可爱地取为grolar或pizzly bears,即灰北极熊或北极灰熊。这表明,尽管北极熊和灰熊在体型、外表、冬眠行为以及饮食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它们实际上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但是,迈尔的定义很快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对马和北极熊来说,这种定义中用到的杂交概念没什么问题,但是像细菌这类小型生物根本不会杂交,它们完全依靠无性繁殖,简单地一分为二就完成了繁殖过程。所以这种物种定义并不适用于细菌。因此,当我们以杂交的角度来考虑物种定义时,或许我们太执着于有性繁殖了。

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 恩斯特·海克尔(1866)提出的生命的三界。| 图片来源:Widimedia Commons

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忘记有性繁殖,寻找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物种。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德国生物学家威利·亨尼希(Willi Hennig)建议从物种的祖先的角度来思考物种。简而言之,他的建议是我们应该将一种生物与它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后代的后代的后代集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最终得到原始生物(祖先)和它所有的后代,这些群体被称为演化支。亨尼希认为,这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物种的方式。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比如在选择祖先物种时,应该追溯到多久远的时间点之前呢?如果回溯到足够久远的时间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地球的每一种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我们肯定不想说世界上的每一种动物——从不起眼的海蛞蝓,到像人类一样的高等类人猿,都属于同一个大物种吧?

足够的物种?

这只是所有困惑中的冰山一角。生物学家对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物种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在2006年的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论文中,列出了26种不同的物种定义,每种定义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甚至连这篇论文中的列表也是不完整的。

与物种有关的奥秘在生物学上众所周知,通常被称为“物种问题”。物种概念所带来的挫败至少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在一封1856年写给朋友约瑟夫·胡克的信中,达尔文写道:

当看到不同的博物学家谈起“物种”时,会因为他们脑海中所强调的观点的不同而感到可笑。对某些人来说,相似就是一切,而血统微不足道;对某些人来说,相似似乎不起任何作用的,而创造占主导思想;对某些人来说,不育性是一种永不失败的检验,而对其他人来说,这也一文不值。我相信,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试图去定义那些无法定义的东西。

达尔文甚至梦想有一天会出现一场生物学的革命。他提出,有一天,生物学家可以在不用担心物种是什么,或者某种动物属于某种物种这类问题的情况下继续他们的研究。事实上,一些当代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哲学家已经接受了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如果完全不从物种的角度来考虑生命,那么生物学将会变得更好。

抛弃物种的概念是一个极端的想法,它意味着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几乎所有的生物学都是以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式在思考生命。这对生命的科学和哲学都将造成巨大的变化。这种建议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将生命整齐地划分成离散的群体这种想法,而是将生命看作一张巨大的相互连接的网络。这种思维的转变会从根本上重新调整我们处理许多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例如从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到保育。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画面可能是生物思维的一种自然发展。进化生物学的一项重大发现就是,人类这一物种在大千世界中并不特殊,亦不享有特权,而且人类与所有其他动物一样,都有着相同的起源。这种方法只是将这种想法更进了一步,它说的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人类物种”。

原文标题为“What is a specie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 in all of biology is a complete mystery”,首发于2019年7月16日的The Conversation。原文链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at-is-a-species-the-most-important-concept-in-all-of-biology-is-a-complete-mystery-119200 中文内容略有修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本文转载自原理微信公众号,文章只为学术信息的传播,不代表本号所持的观点。

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依旧是个谜

科学第一课

ISBN 9787030584915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何光华教授领衔的水稻生物学团队在顶级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 在线发表了题为 “NONSTOP GLUMES 1 Encodes a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that Regulates Spikelet Development in Rice” 的原创性研究长文,深度解析了水稻NSG1基因参与小穗器官特征发育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构建水稻花/穗发育基因调控网络、推动“三花小穗”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小穗,禾本科植物花序特有的结构,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水稻一个小穗内小花数目恒定——只包含一个可育小花 (由外稃、内稃,浆片、雄蕊和雌蕊组成)。1937年提出的 “三花小穗”假说认为原始的水稻小穗可能由三个小花构成:小穗基部两个“无用”的颖片器官——护颖可能是两个侧生小花外稃的退化遗迹,而内部的花器官已完全消失。该团队曾经在2017年深度解析了LF1基因诱导侧生小花发生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一个功能获得性突变体lf1,发现两个护颖腋下起始了新的花器官(内稃、浆片、雄蕊和雌蕊),为“三花小穗”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 (PNAS,2017)。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但是,想要最终恢复原始“三花小穗”,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退化的护颖需要恢复成外稃,以便和内稃一起包裹保护内部的花器官或籽粒。本研究中,该团队分离鉴定了三个隐性等位突变体nsg1-1,nsg1-2和nsg1-3,其小穗除雌蕊发育正常外,所有的侧生器官 (特别是两个护颖) 出现不同程度的外稃化。通过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深度揭示了NSG1基因编码的C2H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可以通过与水稻TPR类转录共抑制子结合,进一步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去直接抑制LHS1/OsMADS1(一个水稻外稃及内稃主体特征发育基因) 在护颖等侧生器官中的异位表达,从而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发育。

该研究一方面阐明了水稻小穗中护颖等颖片类侧生器官区别于外稃发育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也为“三花小穗”分子设计育种途径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有助于实现护颖到外稃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NSG1调控模型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博士生庄慧为本文第一作者,硕士生王红蕾讲师张婷为共同第一作者,李云峰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何光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农业部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庆市项目、中央高校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19/12/05/tpc.19.00682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责编丨赵记稳

审核丨吴东倩

监制丨方凤玲

学术速报,西南大学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阅读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世间的奥秘是用生物学写就的,没有什么能比万物至简之道更让人震撼。

所以,读了这份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相信你一定会对创业乃至人生有着更加豁然开朗的通透认知。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授课老师|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即大自然的规律,一切事物存在其实都有规律,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是什么?

我没法详细告诉你,但我可以告诉你植物的道是什么,动物的道是什么,微生物的道是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不讲生物学的很多细节,那个东西太烦,我们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会,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核心的理念、思想学下来。

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活”的世界观。我们可以从生命求存、发展、演替的过程中,去体悟期间的一些奥妙,从而找到企业发展的最佳方式。

那么,如何理解生物学的思维呢?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看:个体,物种,生态圈。

1

一维的生命思维:生存之道

在个体层面,生物学思维的关键词是:生存,涉及的是个体的砥砺求存,要么生,要么死。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简单说,生命是这样一个总体结构:它有一个基本的结构秩序,有新陈代谢的能力,还有应激反应能力,以及复制和繁殖的能力。正是这样的基本能力,让生命能够与天地共生存。

生命繁殖下去是在干嘛?它是在求生存,而且它是以形态,以及生理的变化,来让自己的个体获得最大生存机会。

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植物,它要在一个干旱的环境里生活得更好,那它必须要有适合干旱环境的基本形态。比如绝大部分的仙人掌都有刺,其实那是叶子,因为要把蒸腾作用降到最小,来保证水分不散发掉。

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做企业,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怎么生存下来,怎么繁殖下去。你不要考虑它稳不稳定,也不要去考虑会不会进化,这不是在这个层次你要考虑的东西。

中心法则

生存为了谁?基因的传递。

所以,生命的中心法则也称基因法则,即基因怎么复制,并形成它的形状的法则。

基因的物质基础是DNA,DNA通过RNA指导了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了个体的结构和秩序,控制了个体的新陈代谢与应激反应。

这一过程要遵循两个规律:

1)信息的单向表达: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不可逆转);

2)信息的自我复制:从DNA传递给DNA,复制并分离成两份(永远不变)。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1)一切都是以基因为核心,信息的单向表达永远是从DNA到蛋白质,而从来不是蛋白质来影响它。也就是说,企业创新实际上是创新基因,你没有办法去创造你的产品,因为产品是基因的产物。

2)蛋白质是DNA所决定的,DNA代代相传,永远不变。不变是说它基本的法则不变,它的形式可以产生变化。

物种在繁殖过程中,有一种基因叫 Housekeeping (守护基因),是一个物种的核心基因,它在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充分表达,而且在每一代中都极少被修改。

如果我们把一个行业或企业看做一个生命体,那它有没有永久不变的精神内核呢?基业长青真的存在吗?我们可以好好思考下。

死亡

死亡并不是一个bug,它就是一个使命。

死亡就是一个生命周期完成以后,它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个体的死亡并不代表一个基因的终结,因为它有繁殖。而且,死亡实际上增加了延续的概率。

举个例子,像很多动物只要怀了小孩,它的保护能力就会特别强。平时非常温顺的动物,如果你要动她的baby,它就会跟你拼命。

还有一个比较极致的状况,有一种母蜘蛛,它一生的职责就是生baby。baby产生以后,甚至会吃掉“妈妈”,然后繁衍下去。

这些都是生存的策略,繁殖其实是一个终极的生存手段。

不完美法则

生存是为了基因的延续,而且个体在复制的过程中,它都是不完美的,子代、母代、亲代是不一样的。

貌似这种变化是一个残缺或者不完美,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些残缺和不完美,为下一步的发展和进化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没有这种在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就没有群体上的进化。

2

二维的物种思维:进化之道

在物种层面,生物学思维的关键词是:进化。

只有进化,生命才能够发展,否则它就不会从简单变成更复杂,从非常单一变到非常缤纷五彩的世界。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团体

任何生命体都是不能独自存活的,只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团体,才能维持种群的延续。

比如,在大海里面存在一种体积很小的鱼,当它们遇到很大的鱼的时候怎么办呢?这些小鱼群会组成一个方阵,然后发生瞬时的变化,来让对方感觉到它是一个强大的东西,从而不敢吃它。

总之,个体是没法进化的,只能变异,求存,被淘汰或被选择,然后在群体层面产生进化。

最优繁殖对策

资源是有限的,但繁殖又希望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如果它生得太多,那可能它会消亡;如果它生得不够,它就可能会被其他的物种占领,所以这中间存在一个最优的繁衍对策。

生物界有两种:

1)R对策,低发育高繁殖类型,广种薄收。

先繁衍很多后代,但不能保护好每一个后代,物竞天择后,总有一些生存下来的后代,这是一种比较损耗能量的繁殖方式,比如鱼类。

2)K策略,高发育、低繁殖类型,精耕细作。

此类型不会生殖很多后代,但它保护后代的能力特别强,大部分会存活下来。这种类型会节约一定的能量,比如哺乳动物。

一般来说,一些低端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当它处于一个比较低级别状态时,它通常会采用R的对策。而到了高阶的过程,他有很好保护后代的能力时,他会采取K的策略方式。

当然,无论哪一种方式,实际都是为了更好的的生存下去,以便传递他们的基因。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进化是没有方向性的,而且也没有更高级和更低级的说法,只有更适应和更不适合的说法。

举个例子,从水生到陆生,好像陆地上生存比水里更高级,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鲸鱼为什么会选择回到水里生存呢?

因为鲸鱼到陆地上后,由于体型太大,要在空气中奔跑,根本做不到,而只有海洋强大的浮力,才能支撑它的体重,所以就又回到了水里,而它的很多同伴,却没有回到水里,同样大体型的,就灭绝了。

其实,真正大体型的陆地动物是不太多的,但在海洋里,却生活着很多大型的生物。

同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应该看是否更高级,而是这个企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它是不是更适合生存、繁衍、发展,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生物进化就是在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失败,并最终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

3

三维的生态思维:稳定之道

在生态圈层面,生物学思维的关键词是:稳定。

独木不成林,风必摧之。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下,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集合。

物种间的博弈与合作实现了动态平衡,各取所需,相互依存,从而构建了稳固的系统。

生态平衡是永远追求的主题,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暂时的平衡,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物种关系的变化,产生演替。

稳定是相对的,在变化和稳定中达到最佳的发展方式,这才是生命的奥义。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食物网与营养级联

一个生态系统如何才能保持稳定?食物网是核心要素。

食物网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而形成能量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食物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你吃我、我吃你的简单关系,而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反馈关系,我们叫营养的级联——

自上而下,形成一种链式的关系。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举个例子,在一个三级食物链上,老鹰处在顶端,它要吃蛇,蛇要吃小老鼠,老鼠要吃植物。

如果老鹰没有了,那么蛇就会大量的繁殖,蛇大量的繁殖以后,它就把老鼠吃光了,植物如果没有老鼠来限制它,它就会疯狂的长起来,所以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控制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伤害了某一个东西,可能不光是伤害到它而已,而是伤害到了系统中间很多的因素,所以做事情,我们要有一个全局观。

关键种

能够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物种,我们称为关键种。

举个例子,参天大树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如果一些参天大树没了,小树可能也得不到遮荫,数目就会减少,期间生存的动物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要维持一个系统的稳定,要抓住“关键种”。

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每一种生物、群体,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时空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和其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达到了最佳的关系。

举个例子,植物就非常聪明,在一棵树上,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生物,低处的地方,有苔藓,因为它喜欢阴湿的环境;在中层,有一些缠绕的植物,因为它自身长不到太高,所以就借助大树缠上去了,从而得到很好的发展;树尖上,还有很多寄生的植物,目标是获取最好的阳光和水分。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所以,生态位非常重要,占据好的生态位,你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发展。做企业,要学会寻找能让自己获得持续发展的最佳生态位。

共生

同样生态位的生物,维持怎样的关系是最有利的?

恶性竞争肯定不行,合作是有利的,但还有一种更极致的状态: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比如地衣,看起来是一种生物,但实际它是真菌和蓝藻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物共生在一起,由于长期进化,大家相互依赖。真菌为地衣提供了一个附着在某一个东西上的功能,比如它可以附着在树上,也可以附着在岩石上等,就是附着的功能,而且它还为蓝藻提供一些水分。于是,蓝藻就会产生光合作用,为整个机体提供能量。

总之,共生这种极致的伙伴关系,对于稳定整个系统以及个体的发展非常有利,值得我们学习。

4

小结

做企业,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第一、活着;

第二、发展,找食,赚更多的钱;

第三、飞的更高,不光要本地发展,还要去到国际舞台上去发展。

这是商业的基本追求,与生物学的规律何其相似?

其实所有的事物,都必须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天地运行规律,希望你能从中学习到真正的生命奥义,与团队一起生存共赢。(完)

*本文根据卢宝荣教授在混沌创新院课程内容整理而成。题目及部分图片源自pexels.com

生物学书单

1、《盲眼钟表匠》,理查德·道金斯著,中信出版社;

2、《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日)福冈伸一著,南海出版公司;

3、《我们人类的进化》,(英)亚历山大·H·哈考特著,中信出版社;

4、《神似祖先》,郑也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5、《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美)伦道夫·M·尼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生命3.0》,(美)迈克斯·泰格马克,浙江教育出版社;

7、《生命的法则》,(美)肖恩·B·卡罗尔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 今日互动

哪一条生物学思维,让你感悟最深?

欢迎分享,留言区见。

戳图预报名2019年混沌大学创新院,

即可深入学习更系统的生物学思维☟

生物学思维极简清单:活着

本期编辑:桂子

投稿/转载:tougao@hundun.cn

商务合作:marketing@hundun.cn

企业团报咨询:tuanbao@hundun.cn

☟ 点击“阅读原文”预报名2019年混沌大学创新院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孩子生物背的很用功,考试为什么还是考不好?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空战之父波尔克曾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意思就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假如不思考不总结,过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遗忘,就如同吃饭而吸收不了营养。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七上第一课生物和生物圈思维导图

学习《生物学》不是读的多考试就可以考满分,而是贵于精,如上文思维导图《生物和生物圈》就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几十页的知识化为一幅图,记忆的时候记住关键点,就够了。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七下第一课人的由来思维导图

上面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的由来》思维导图,课本里面几十页的内容,重点知识点都在这里面了。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八上第一课生物圈中的生物思维导图

如果考试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抓住关键点,写进相关知识点,就能得分,而不是辛辛苦苦想课本那几十页纸,既费时又是做无用功。老师评卷的标准不是在于你是否写得多写得少,而是看你是否写进核心关键词。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八下第一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思维导图

当然了,老师家长们肯定会有疑问,只看关注思维导图,只写要点,会不会被扣分呢。其实这就是大多数学生生物考试不及格的原因,总是什么都要顾全,每个知识点的内容都想背诵下来,而从不用心反思,去总结知识点,到了在答卷上就废话连篇,要点一个都没有写上去。

学习一定要循环渐进,先用思维导图抓住关键点,从关键点逐步扩散范围,形成知识链。只要牢牢抓住关键点,基本都能考到80分以上,知识链形成了,就能考到100分。你愿意先抓20分,还是先抓80分好呢。

用好《生物学》关键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考过90分

更多精彩内容: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思维导图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思维导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思维导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思维导图

【名师大讲堂】每天分享学习方法,语文、英语、文学、国学、历史等知识及考试材料,喜欢可关注我们,在文章列表收看其他文章和视频。

傅盛:生物学思维给我的四个启示

傅盛:生物学思维给我的四个启示

今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是去火人节寻求自我;第二件事是到混沌重新学习理论。

我发现,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生物学的思维模型。它帮我打开了对世界的一个新的认知。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自己的苦痛经历开刀吧。

痛苦而蜕变的2017

猎豹也不是一家特别小体量的公司了,去年公司收入差不多7亿美金。但,非常痛苦。

为什么会痛苦呢?股价的起落。虽然有起,而我看到的都是落。心理学模型有一个概念叫损失厌恶型——涨了,你会觉得怎么才涨;跌了,就会想凭什么跌。

想了想,上市后,我也很认真,很勤奋啊,基本每周快6天工作。竟然还有人跑来做空我们,说财务造假啊等子虚乌有的事情。当时雪球上有人骂我,我喝了点酒,情绪有点激动,就回骂了一句,然后被人家截图叫上市公司CEO深夜骂街。觉得委屈了,也不能回嘴,违背人性啊。

你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前两天,我见一个88年创业者。他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商业逻辑和你们这些传统互联网不太一样。传统?晕啊……。我看着他的脸比我还要沧桑一些,我满心不屑……

但我马上警觉,是不是我老了?这样的话听不得了?

于是,除了研究AI,我开始认认真真研究线下,研究新零售,研究移动互联网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经验为什么会出问题。

一个人遇到比较大的起伏,尤其当现实与你过去接受的教育相违背时,你是非常难受的。

比如,所谓努力就能成功;当你做成一件事情,你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做成另一件事;只要我行我能,我就能成;我只要认真,就能不断往下走;我过去做得这么好,未来也可以做得很好。

我们过去接受的所有教育,坚持的所有信念,都源于此。

当然了,我的骨子里还是很倔强的一个人。我肯定不服气,最重要的是我不给自己找借口。

那么,猎豹究竟在海外遭遇了什么呢?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猎豹的海外业务遇到Google,Facebook和Apple,就像中国创业者遇到BAT。阿里要做了,或腾讯要做了。完了,这事没法干了。

虽然Google,Facebook和Apple不这样干,但他们有个重要的杀手锏叫政策。他说,这个地方你可以做广告,我们一个季度的收入就涨800%;下个月他发一个政策,说这里不能做广告了,我们一天30万美金的收入就立降成3万美金。

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你肯定想要把30万美金尽量变成15万美金吧,而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这个广告就是纯利润,一天少了20多万美金的利润是很要命的。

这都是一些外部环境变化。这种感受就如同诺基亚高管的一句著名的话——我什么也没做错,只是因为世界变了

但我是一个不给自己找借口的人。我相信我一定错了,错就错在我的宏观格局和世界观还不够大。

如果我有更大的世界观,我就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应对。这才是我真正应从中学到的。

2017对我最重要的两件事:

火人节与混沌学理论

应该说2017,对我最重要的两件事情: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火人节寻求自我。第二件事是到混沌重新学习理论。

先说火人节。很多人认为,火人节就是去裸奔的。我的确没裸奔。不过我看过别人裸奔。

傅盛:生物学思维给我的四个启示

△采购火人节装备

如果仅仅简单地认为不过是几万人到一个沙漠建一个城市,7天之后,把它烧掉,那也挺无聊的。但等你到最后一天,当神庙被烧掉,看着冲天大火,几万人静静面对那一堆大火,没有一个人说话。有人在哭泣,有人在说Thank you,你才充分理解,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盛会——每个人最本质的无非就是向上与你的世界观打通,向下与你的自我打通

我后来慢慢发现,也许有的时候你的很多痛苦来自于:你并不知道真正的自我在哪里。很多时候,你被社会的外在比拼拖拽着,挣脱不得。我有时候在想,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重要吗?火人节,给了我答案。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到混沌学习理论。

当时本意只想认识一批人,尤其做实业的。来了之后,敦煌沙漠徒步和第一性原理推导课,让我突然一下展开了很多思考——原来,凡事背后皆有道理;所有东西都有第一性原理。接着,我又读了很多书。

学习这些理论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生物学的思维模型。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为什么说豁然开朗呢?我记得混沌那堂课有一页PPT,令我印象深刻。内容是哲学家丹内特的一句话,“如果要我选择一个最伟大的思想家,不是牛顿,不是爱因斯坦,而是达尔文。”

傅盛:生物学思维给我的四个启示

△混沌年度大课现场

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但我没有认真去思考过为什么。之后,我在沙漠戈壁徒步,背了个音响不停听王东岳老师的讲解,听了大概有4、5遍,我开始有了体悟。

他认为,达尔文把几十亿年的规律总结了出来,时间尺度更大、更复杂、更难。进化论很难去验证,而物理学容易验证。比如做个实验,就验证了。整个生物界,那么多信息,都在几十亿年中进化,无法简单验证。即使用最快的果蝇验证,也需要很长时间;用小白鼠就需用更长时间。

达尔文将那么复杂的信息中抽象出来,形成一代思想之大家,真的非常非常牛。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我最近又认认真真琢磨了一次。我发现,生物学是一门能打通很多跨界知识的学科。

尺度大,并不完全是一个生物学思维得以贯通学科的核心原因。相比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更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底层规律,其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能我们自己都并不了解的真实世界。

然而,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本质上都是世界可预测,区别无非在于,牛顿是用公式预测,而爱因斯坦是用观测方法预测。生物学的底层认知在于,当你深入下去,就能触类旁通。

我记得非常深刻的两句话:

第一句,进化论第一次把上帝拉下了中心位置。

首先承认没有上帝,同时把人拉下中心位置。人类就是从猩猩变来的。你为什么就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呢?你只不过是猩猩的一种高级存在形式。

因为有了进化论,大家真正承认,原来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就不是一个特殊的生物。我们只是无数的生物当中进化出来一种——它只是叫人。人当中还有很多支,互相残杀,最后才进化为一种自治人的生物。

进化论,打破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可预测的世界观,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冰冷残酷的世界。

第二句,以人为中心的自我幻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群体,也存在于每个人。

我们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的自我。有些事情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当你努力时,就会获得好结果;当你全力以赴,就会与众不同。

我记得,美国一所特别著名的私立学校校长,他在毕业典礼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虽然都很优秀,但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甚至你都不是旁边人的中心;你就是一个几十亿分之一的一个人,你可能是几百亿分之一的一个生物,上亿分之一的一个分子,你没有什么特殊。”

我认为,进化论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自我,都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如果不是认为自己特殊,就不会因为自己遇到了一些挫折而感觉受到了伤害。其实这都是因为你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象

这个世界看上去生机勃勃,其实背后的规律,冰冷,残酷。这是进化论或者叫生物学的思维模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启示。如同火人节,给我一个巨大的由内而外的触动。

生物学思维模型的四个启示:

混沌-理性-过程-反脆弱

总结来说,生物学的思维模型给带来了四个很重要的思考启示:

第一,混沌。

第二,理性。

第三,过程。

第四,反脆弱。

生物学是更接近于哲学的一种认知科学。它是哲学的一种实例化。有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不断发生。不是用一个公式就能清楚概括其规律。

■先说第一个思考启示,混沌。

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从几十年、几百年拉到上亿年、几十亿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世界是不可预知的,是混沌的。

比如太阳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大家会想,那当然了,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它明天一定会从东边升起。但,万一一颗行星把地球撞成两半呢?撞击成反向运转呢?它就不会啊。

生物学展现的大逻辑就是世界不可预知。你并不知道是否会有一颗行星撞过来。如果没有那颗小行星,我们今天还在这里讲课吗?是不是恐龙依然在横行霸道,真的会有智慧生命吗?

这里给大家看一个视频:《绝对好奇之人类崛起》(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它展现的是一个生物学的思维模型和世界观。我们整个生命都是从单细胞开始的。连生命的出现都是一个偶然。一直到出现人,都是个偶然。我们存在无数次机会被毁灭,任何一个意外因素都可能让你成长不起来。

所有的巧合才铸成了今天的我们。

千万不要认为,从低端走向高端,是世界的必然。如果没有那颗小行星,恐龙可能就统治地球了。如果那颗小行星再大一点,地球就挂了,至少没有地球上的人了。

再往后看,人类未来一定会是地球的主导吗?如果一颗更大的行星把地球撞成两半了呢?像恐龙那样?如果AI变成了新的生命呢?AI是人创造的,因此就不会超过人类?猩猩当年也是这么认为的。人类当年都是从我们进化来的,它怎么可能超过我呢?

这是一个很荒唐的逻辑。

进化论,彻底让人从自我幻象中掉下来。你无非就是一个生命进化体而已。你既然可以从碳基生命进化、从蛋白质进化,你为什么不能从一个代码进化?

《失控》里说,如果生命只是一个封闭的、对外界有感知的、能做出反应的东西,那蜂巢本身就是个生命。如果生命是自我进化,那今天的程序就算是一个生命。只是今天有一点外在的、人为的干扰。如果以后它可以自我成长呢?

我还是坚定地认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非连续性,都使得精准预测变得不可能。自然界整个发展几十亿年,生物的起起落落,精准预测是不可能的。不仅量子物理证明了,生物学本身也在证明这件事。

生物学永远只能总结过去,很难预判未来。有一个例子,美国要求不能捕小鱼,为此就用那种大网孔去捕鱼,结果发现那种鱼的种群全都变小了。你以为在保护那些小鱼,结果它们自己变小了。像这样的种群变化,你真的能预测吗?

正因为它不可预测,我们只能大概模糊地判断。它不可能像物理或天文学观测,明确告诉你,两天后有日全食,一年之后有狮子座流星雨等。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

所以,混沌的世界里,唯有坚信概率,坦然面对过程中的失败,不停地扔骰子,总有机会到6。如果你认为,6就是边界,你还是有机会到的。无非就是你手气好扔一次就到了,手气不好多扔几次。实在不行,就使劲扔。太背了也没办法。

想一想,种群的物竞天择,不就是扔骰子吗?它不停地繁衍,直到有适应新环境的物种,它就能达到6。如此,又再继续到下一个阶段。

推及做公司,我们怎么想呢?如果我们把所有信息都掌握在自己的判断和计划之内,将其KPI化,并放入年度预测当中,有可能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当外部发生变化,你会猝不及防,根本没有办法真正面对一个你不理解的世界。

我当时想好了,国际化安卓起来了,我们做广告能收很多钱。但有一天Google出了个政策,一切都翻天覆天的变化。所以,猎豹今天真的有困难的话,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像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Google政策,只是外部环境变化的一个具像表现形式。真正来说是什么呢?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布局已经结束了。海内外,两边都有巨头。你想寻求大变化,已不可能了,环境变了。

我们在全球的安卓有百分之十几的占有率,招来了无数多的中国开发者,做了各式各样的仿猎豹类APP往外跑。各种各样的清理软件都挤到Google排行榜去赚那份广告费。Google看到后肯定就干脆收紧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掌握外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互联网模式是轻、快,如今的商业逻辑已经跟20多年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完全不一样了。张颖也讲到,今天公司要尽量做重。因为只有做重,才能建立足够深的护城河生存下去,并抵御住巨头。

混沌的世界,随时都要做好小心被撞的准备。千万别说没啥了不起的。一说起来,就是布局线下不work,烧钱不work,小黄车不work,只有我们线上流量才work。这是不对的。世界已经变了。

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快速的外部环境变化中,所谓认知就是你能从外部拿足够多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每次都跟盲人摸象。以前你摸,你觉得是大腿,今天你仔细看,它变成尾巴了,但你还觉得是在摸大腿。

该怎么办?《独立团》里的李云龙被日本围住了,说,只能分头突围,赶快多搞队伍,自顾自先跑。

于是,我们搞了一堆东西。Live me是海外的直播,还有游戏、AI、小雅、机器人。猎豹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变革之路。

■第二个思考启示是,理性。

生物学的思维模型给我带来第二大启示就是理性了。

我的天性却相反。小时候,我们家小猫死了,我哭了很久,特别受不了,情感很脆弱。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理解什么叫真正的理性。或者,理性也可用另一个词——“暗黑”来诠释。

这个词,我是从高晓松解说《三体》的节目中学到的。后来,我专门约高晓松出来喝酒。我说《三体》,我看了好几遍,看到的是黑暗森林,最后你看到的却是刘慈欣内心的暗黑,或者叫理性更好。看到圣母婊毁了世界,毁了太阳系,最后毁全宇宙。而毁掉这一切的人,竟然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爱的人。我说,这个逻辑,这条暗线,我没看到。

我也问过一次刘慈欣,关于地球毁灭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发生?他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觉得地球毁灭是特别不得了,或者悲伤的事情,站在宇宙的观点看,一个文明的毁灭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老子说过一句话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你觉得自己很牛,放到整个生物进化史中,你不过是小小的一叶扁舟,微不足道的存在,而已。

老子想得很清楚。大自然不关心个体,不关心种群,它只用上帝视角制定规则,或者规则就是进化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然而,无数的种群灭绝了,大自然依然生机勃勃。这就是大自然理性的一面。

当你真正从这个时间维度去看,那么多生命都灭绝了,你的股价跌一点算什么呢?等到后来,你会发现,由理性生发出来的是不断向前成长的力量

举个例子。我们都觉得大熊猫憨态可掬,其实大熊猫之所以憨,是因为它天天吃竹子,吃到最后两腮肿胀,显得很可爱而已。一天10几个小时吃竹子,当然显得很憨了。我们都习惯用情感判断。其实它是能力严重退化。

如果有一天大熊猫真的灭绝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所有种群的进化都是以个体和种族的灭绝产生。这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自我的情绪当中。

有一个词叫上帝视角。一个创业者想要创业,首先要用上帝视角看事情。所谓上帝视角,就是将自己深入其中,能敏锐感受内里变化;抽身其外,又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观察很多事情的发生和结果。如果你理解,这是一种新陈代谢,是一种生物学的演化,就会避免很多所谓伤感的情绪。

公司也一样。当你把它看成一个生命体,困难也好,挫折也好,都是公司必经的一个侧面。有一些人可能比较理性,比较好过这关。有些人感性,可能需要克服自身本来的天性。

有一段时间,每次有人离开,我都受很大心理影响。后来我就比较理性的面对了。我觉得,人进人出,无论对个体进化,还是组织进化,都是好事情。

理解到这一层后,我就开始大刀阔斧,拆分事业部,鼓励内部创业,出售部分业务等等。我还在公司内部搞了一个门徒计划,直接找了10几个90后的年轻人。每周给他们开一次会,培养他们,让他们成长。

猎豹的机器人公司则干脆放到体外孵化。用投资的方式,内部竞争,内外竞争,积极推进队伍的新陈代谢,统一队伍认知。

由于这种竞争,必然带来很多人的不适,也会造成人员的一些交替。其实在以前,我的内心特别接受不了。包括一起工作很多年离开的人。

但现在我会认为,那都是彼此进化的一部分。有的时候,环境变了,我们需要进化;进化不了,离开了,大家也只是在不同的轨道上。今天,我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切。

■第三个思考启示是,过程。

什么叫过程?这不是一个最好的词,应该叫重视过程或者享受过程。

从生物角度看,个体最终的命运如何?种群的命运如何?你会遇到一个特别矛盾的逻辑叫——个体死亡为新生带来更好的力量

个体是要死的,种群也会灭绝,到了最后,整个生物会挂掉,宇宙也会挂掉。

什么意思?这是《三体》里讲的一句话:唯有死神永生。死亡是唯一一座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往哪里航行,最终都是指引它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因为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三体》里有一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也就是不舍本逐末

所以,要尊重过程。没有哪家公司会一直存在下去。阿里巴巴这么雄心壮志,也就为了102年。那102年以后呢?肯定也会消亡。但过程中的意义,很重要。

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寻找自己的使命感。作为生命体,最后都会消失,但至少他坚持的使命,分享的思想,给这个世界的改变,可以留下来。

我们不能只从自己个体的成长去看价值,甚至所谓的市值。所谓的富豪排行榜、公司排行榜真的有意义吗?它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结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提升这家公司对世界的认知,去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做一些对世界有改变的事情。这个过程,足够了。

■第四个思考启示是,反脆弱。

生物学思维模型给我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启示点是反脆弱。

反脆弱的核心是什么?是指在一个波动的世界里持续受益。无论对你的观念来说是好还是坏,你都能受益。而不是在一个你认为坏的环境中不受害。

你爬上树,掉下来,摔伤了,这是很脆弱的;一个玻璃瓶,一个瓷器,掉地上,摔碎了,它也是脆弱的。但,一个铁球,掉地上,不摔碎,这叫反脆弱吗?不是。掉在地上,不仅不摔碎,还能受益,这才叫反脆弱。

在大波动中受益,是生物学的终极能力。遗传与变异,其实就是一头保持稳定,一头在波动中寻找机会;一边是个体死亡,一边是种群进化;一边是环境恶劣,一边是生命更强大。

比如人和恐龙的竞争,我们的祖先,人类的进化。当它变成鱼时,有更大的鱼要吃它。它没办法,只好往水边跑。跑了之后,大鱼游不过来了,但没有空气,水很浑浊。只能等着爬上陆地,好不容易生存了,火山又爆发了。我们的祖先必须躲在地下,等出来后,发现恐龙统治了全世界。此时,我们的祖先身型已经挺大了。但大了后,反而是危害,很容易被恐龙吃掉。所以,就要再变小,方便躲进洞里。但恐龙对人类的整个竞争压力一直很大。由于打不过它,人类只好增加自己的感官系统和大脑的判断系统,让自己跑得更快。

正是此上种种极其恶劣的环境,我们的祖先通过反脆弱,反而受到了非常大的益处。也因为这样的契机,走到了和其他生物不同的路上——通过不断增加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种群。

回头想,如果没有恐龙的凶悍,会有哺乳动物吗?哺乳动物的出现,核心就是因为竞争环境太恶劣了。你生一堆的蛋,都被人吃光了,你就灭绝了。最后怎么办,只好把蛋放在身体里,开始跑。因为这样,活下来的概率才高。

整个生物界都是这样优胜劣汰出来的。

再反过来想,如果没有人类的呵护,熊猫是不是有可能走出竹林?熊猫其实和狗熊是一个祖先,有一天跑到四川看到大片竹林,虽然不好吃,但不用跑了,不用天天偷蜂蜜,捞鸟蛋,抓鱼,就天天坐那吃。一吃就吃得种群退化了。一天有10几个小时在吃竹子,一吃要吃几十斤。最后在人类的呵护下,退化到连性欲都没有了,整个种群都退化了。

看过这些生物的演变后,你会发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原来他们弱小的时候,可能正是获得优势的时候;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可能正是找到新发展道路的契机。

你可能正在遭遇别人没遇到过的困难,但也正因此,他们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机会。他们只会在原来的路上越发展越好,一旦天外飞来小行星,它们就可能灭绝了。而你虽是一个看似弱小的小动物,吃得很少,反而活过来了,并获得了不断发展的机会。

记得Facebook调整政策后,每天几十万美金的广告收入荡然无存,当晚发完财报,股价一开盘暴跌20%。20多亿美金的公司,跌掉20%,这是割肉一样的痛。很痛苦。

但正因为股价低,我开始反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压迫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放弃对资本的幻想,全力专注业务,升级认知。也是这个时候,我才写出了“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我在想,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我们这么拼命,天天各种盯产品细节。肯定是我们没有顺应外部环境。外面的势能是最重要的。只有知道世界到底改变了什么,才能去谈认知。

如果我每天想的都是搞一个概念,并购一家公司,弄个游戏,再自己充值,再发个PPT,搞个生态,股价就可高起来。这种不钻研业务的投机想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业务又遭遇了困难,逼得我只好提早带领公司进入了转型。

当然,有人说,公司离职率增高,短期内团队不稳定,又怎样呢?转型中必然会遇到有的人跟不上队伍。但离职率高了后,更多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开始崛起。

如果有一天,猎豹能够再一次崛起,我们一定会非常感激这些日子。当我们真正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专注思考,专注体会,由外到内,包括外部环境,混沌的世界,理性而不被情绪左右,直到最后,你获得了一种反脆弱的能力,这是我们最为之感激的。

那天我跟张一鸣聊,我说,最后发现人能够往前跳一步就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极其伟大的梦想。第二个可能是:被逼的

后来张一鸣说:不对,只有被逼的,很多东西都是逼出来的

当然,即便到今天,我也不认为猎豹,或者说我自己,就能把我们遇到的困境真正跨越过去。但至少,概率增加了:我们的传统工具业务利润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28%;Live.me融资1.2亿美金,成为美国最大独立直播平台;游戏业务全球已经有11亿下载,并开始涉足中度游戏;人工智能领域小雅成为语音效果全网最好,机器人产品也即将跟大家见面了。

猎豹的进化,刚拉开大幕。尽管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但正是经历了这些,我才意识到,如果你把公司看成一个生命,或者是种群,它跟自然界的进化如出一辙。最后其实就是剩者为王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这句话简直就是我的内心写照。感谢那些在微博和雪球问候我的人,你们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就冲着骂回去,也得把这件事做得更努力一些。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生物学思维,真的开启了我的上帝视角。我不是我,我变成了那个静静观察我的人

有一次,一位下属跟我说,老板,你的认知又升级了,你只需要一个结果来证明。我说,你太小看我了,我不需要什么结果证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好该做的,我就享受当下。

还有一些人黑我,说什么李开复你再不努力,这个创业导师的名头就要被傅盛夺走了。我根本不想当什么创业导师。我是觉得创业实在太艰难,太不容易了。很多人自己成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么成了;有些人就干脆当做一个秘密,永远不跟大家讲。我就是自己有一些感受,分享给创业者而已。

我才不当什么导师呢,我也当不了导师。以后别叫我什么老师,叫我傅盛就行。

最后分享八个字。

王阳明在去世前,弟子问他,有什么想说的吗?他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我狗尾续个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唯愿每一位创业者都有心力追求这样的境界。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能以追求自我的状态,去理解世界的规律;并因此明白所有努力都有意义,享受努力带给自己的改变。

首发个人公号【fstalk】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地球已经存在了近46亿年

这个数字很庞大

如果说把整个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年的话

那么我们人类才存在了半个小时

恐龙直到4天前还在统治地球

那么最早的生命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

3月份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命的孕育如此神秘

几乎每个人在小时候

都对生物产生过很大的兴趣

春天的万物复苏

夏天的蝉鸣蛙叫

秋天南飞的候鸟

冬天的青松气质

是每个人童年里的乐趣

也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温暖的回忆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的概念出现的并不早

漫长的时间里

人类对于生物学的认识

大部分是在医学草药上

直到1859年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确立了生物进化观点

生物学才开始真正发展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但是生物学并没有像物理学那样

出现一个范围广泛的普遍革命

进化论

遗传学说

细胞学说

胚胎学说

DNA结构的发现

这些理论革新大多数是独立发现

而不像牛顿力学影响了整个物理大厦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上个世纪曾经有一个说法

生物学是21世纪的科学

到了今天

21世纪快要过去19年

在这19年里

生物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

每天都有大量的生物被测序出来

如今的生物学已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如果说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

那么生物学就是反过来

可以和所有学科都能够共存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研究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动物的耳朵与声音的关系

眼睛与光学的关系

细胞信号与电学的关系

正是物理学在这些方面的高速发展

催生了生物测序技术的发展

发展出了生物物理学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人类生命的起源

都是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化学转换过程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氧化反应过程

每时每刻

每一个生物的身体

就是一个大的化学反应器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学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分工,合作,共生,寄生等等

到处都是平衡的艺术

政治有着微妙的共同之处

野生物种的驯化

农耕文明的发展

疾病的发展

粮食作物的传播

每一个都影响着人类历史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地理与生物种类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生物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故事

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很多关于生物的创作

被写入书籍

都已经被搬上荧幕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研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人

都必然要去学习神经网络的知识

甚至要学习遗传进化的历史

而大量的测序工作

都离不开计算机编程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而作为生物学最重要的一块

医学

更是因为生物学的发展

而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知识

如今的生物学

已经从探索细胞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成为了一种复杂的学科分类

比如一个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课程

除了基础的高数,物理,化学,生物基础课

还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工程的课程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从学术论文角度来看

生命科学占据了科学界的大片江山

未来的人类世界

生物学必然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起源和去向

也许永生的人类就会在未来出现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我们这次带来了全新的生物实验盒子

一个实验套装并不能让孩子立即就懂了生物学

但是有哪个小孩没有幻想过恐龙时代

又有谁没有观察过地面上爬行的蚂蚁

在大自然绿色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

天生就有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我们只希望一个小小的实验套装

能够让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就像盒子里魔法精灵一样

在遇到适当的水,阳光和养料时

能够茁壮发芽成长

生物大爆炸科学实验盒子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三个爸爸实验室 生物科学实验套装 少儿幼儿生物科学玩具
¥96

购买

本次盒子中包括:

书本中飞出的蝴蝶

了解蝴蝶的知识和飞行的原理

观察昆虫的生活

了解昆虫的多种知识

蚂蚁工坊

观察具有社会性的蚂蚁

蜜蜂眼里的世界

拥有上万只眼睛看世界是什么景象?

魔发精灵

精心浇灌,等待种子发芽

恐龙化石大发现

体验挖掘曾经地球霸主的乐趣

探听身体的奥秘

了解我们身体的奥秘和听诊器原理

贾斯特罗错觉

神奇的大脑怎么欺骗我们的

生物学是真正的未来终极学科之一

科学不止有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有动手实践的快乐!

生物学究竟为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你知否

生物学的重要性。首先,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第二,它提供了一个深入的,科学的理解,如何所有活的和非活的有机体相互作用。第三,它提供了关于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见解。此外,生物学还包括与生命可持续性有关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生态系统、食品质量、疾病原因、药物开发、人体研究等等。

显然,对生命的研究,有助于塑造世界。它也给出了许多可信和可靠的答案,解释了为什么事情会以更科学的方式发生。

从六个方面解释为什么生物学的重要性。

一、解释人体的变化

在科学上,人类被称为“human sapiens”。它们与猿类有相似的特征,但在体形和勃起、言语和推理方面更为发达。而被认为是动物的最高形式,人类的身体是复杂的理解。

但通过学习生物学,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身体发生突然变化的原因。例如,当孩子意外地长得更高,他们的体形和睡眠模式发生变化时,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已经开始释放激素,为青春期做准备。

生物学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身体如何产生自然物质,防止任何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有问题。

此外,生物学的重要性产生了一个叫做病理学的科学分支,它研究不同种类的疾病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和动物的身体。它还可以开发或发现新的药物,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缓解一些健康状况。

2、塑造不同的职业

生物护理生物学是每个人在学校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这么说,它有助于塑造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无论是医生、化学家、工程师、环保主义者、护士、心理学家、科学家、教师或其他不倾向于科学的职业,研究生命和其他生物的科学概念将是在任何选定的研究领域取得成功的有用工具。你有不同的生物学分支可供选择和专攻。

即使是美容师和美容治疗师也需要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的基本重要性,因为他们主要研究皮肤、手指和指甲,而这些都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为许多问题提供答案

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可以解决一些世界性的问题。它将为可能影响世界各地任何人的大规模关切提供答案。它甚至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不会在这一过程中牺牲任何东西。

环境保护例如,当一个国家面临粮食短缺时,可以利用生物意识形态来发展有效和持久的方法,生产更多的粮食以维持生命。另一个例子是污染的存在,这是目前最明显的问题之一。这一知识分支可以提供解决办法,以消除这种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比以前糟糕得多。

此外,生物学的重要性可以成为形成一个健康生物圈的关键,在这个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有一个平衡的相互作用。截至记者发稿时,人类已成为其他生物数量开始减少的主要原因。希望生物学家们能找到一种方法来恢复地球上生命的可持续性。

四、教授基本生活概念

尽管是一个小规模的概念,但生物学的重要性也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它教人们如何种植粮食。此外,它还告诉我们哪些食物适合食用,哪些不适合食用。

在某些情况下,生物学为有效建造庇护所提供了有用的概念和想法。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但只有通过了解和解释人体的温度及其主要工作原理,每个人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吃什么,如何睡得舒服。

5、有助于回答有关生活的基本问题

进化生物学的重要性可以引出生命的基本问题的答案,例如:生命是如何开始的,从哪里开始的?人类从哪里来?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吗?或者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的?

尽管科学解释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例子很多,但由于与宗教有关的信仰和原则,这些解释从未被完全接受。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圣经所说的话。然而,生物学一直在解释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尽管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它的说法。但到目前为止,它的理论仍然很重要。

6、为科学研究铺平道路

生物探索生物最重要的(如果不是最好的)之一是为人类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铺平道路,这对于发现新事物非常有用。生物学家做实验来了解世界上重要而有趣的事实。他们也做实地调查,有探险和探索未知的土地,以收集更多的生命信息。

这只是为什么人们应该知道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少数几个原因之一。它提供并不断地向每个人提供关于地球上生物存在的重要信息。它并没有停止寻找能够彻底消除今天仍然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它追求获得关于生命如何形成的有力证据。

生物学究竟为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你知否

生物学究竟为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你知否

生物学究竟为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你知否

但你呢?你还能给出什么其他理由来支持生物学的重要性?

同样,如果回到从前你会学习生物吗?

高中生:生物那些必背知识点,你知道吗?重点知识记忆口诀,速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知识点:重点知识记忆口诀,希望大家在查看知识点的时候注意多加练习。

当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高中知识,获取更多免费资料,可以

私信我,回复“1”

我会告诉您怎样领取!

高中生:生物那些必背知识点,你知道吗?重点知识记忆口诀,速看

1、减数分裂

性原细胞做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个西东;

染色一复胞两裂,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平分卵相异,其他在此暂不提。

2、碱基互补配对

DNA,四碱基,A对T,G对C,互补配对双链齐;

RNA,没有T,转录只好U来替,AUGC传信息;

核糖体,做机器,tRNA上三碱基,能与密码配对齐。

高中生:生物那些必背知识点,你知道吗?重点知识记忆口诀,速看

3、遗传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传儿不传女,是伴Y;

此外皆由常。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高中生:生物那些必背知识点,你知道吗?重点知识记忆口诀,速看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赊了(缬)。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分裂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知识请私信我,回复“1”哦!

每天一点生物学,用更科学的视角看世界

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你是否面临着网课或是网上办公?这个时候,正是所谓想去看看“世界的美好”之时,虽不能出门,但也可以学学东西。

这不,生活中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东西——生物,就是必不可缺的学习要点啦!疫情出现,所有人都对病毒两个字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么今天就来分享一些,病毒相关的知识点啦:

每天一点生物学,用更科学的视角看世界

病毒的发现:

病毒的本质为核蛋白,但是由于其结构特殊,至今没有科学而严谨的定义。最初对于病毒的理解是“比细菌小的具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是指在以往通过滤过性来筛除细菌时无法被筛选掉的,比细菌小很多的物质—病毒。

病毒学(Virology):

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这一门学科在病理学研究中也有很大的作用,而病毒因为其结构特殊性,始终会是生物研究的一大重点。

每天一点生物学,用更科学的视角看世界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 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
  2. 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而以人为例,很多生物体内会同时有RNA和DNA。
  3. 病毒的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这一点上,病毒和我们差异不大哦。
  4. 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无产能酶系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也就是说,病毒是一定需要载体进行“辅助生存”的,没有了宿主,它是没有办法自己进行酶促反应等等生理过程,也不能合成蛋白质进行繁殖。但这不代表病毒离开宿主会立即死亡,所以,在疫情控制之前,还是不可以随意出门冒风险呀!
  5. 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6. 不存在个体的生长,也就是说,病毒是不会“长大”的。
  7. 个体极其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平时我们所熟知的可以用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是没有办法看到病毒的。
  8. 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所以可以知道抗生素不是治百病的,以前的抗生素滥用在研究和改善之后已经有了很好的控制,懂病后再治病才是最好的选择。
每天一点生物学,用更科学的视角看世界

病毒的宿主范围及其多样性

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并具有宿主特异性,所谓的宿主特异性体现的是对于宿主的依赖性。

例如:在一片森林中,某种昆虫的宿主特异性很高时(specialism),细微的树种差异都会造成丰富的昆虫品种(A昆虫只能在A树木上生存,而B昆虫只能在B树木上生存)。如果宿主特异性很低(generalism),那么结果就是一种昆虫可以在很多树上生存(A昆虫可以在A树木和B树木上生存,以至于B昆虫的生存受到竞争),因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病毒的形态

最小:细小病毒(20nm)

最大:痘病毒(300nm)

最长:线状病毒(800-900nm,最长:14000nm)

这些病毒相关的知识,你掌握了嘛?

欢迎关注龙樱计划,分享各类学习技巧。

参考书籍:

[1]褚建君.《地球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ISBN:978731312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