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能感化一个狼性的动物,爱能让人变得温暖,可是当最爱不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可是还是很爱很爱啊,为什么要离开?
最爱的人离开,剩下的就是无尽的想念。
有一句话这样说: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死去,是当你的心跳停止,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死去,是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
第三次死去,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物理学家费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时候,他一滴眼泪也没掉。他看着妻子,觉得她就像睡着了一样。
直到一个多月后,费曼在橡树城的一家商店里看见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他想,“艾莲一定会喜欢的。”
顿时不能自已,潸然泪下,失声痛哭。
我们都以为至亲离世的悲伤,早晚有一天会淡忘。
直到后来才发现,时长只是个自称包治百病的庸医。
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会提醒你,你依然爱着TA。
▼
一位女士很纳闷,爸爸为什么多年来总是缝缝补补,反复穿这一件又旧又土的polo衫,怎么劝也不换。
直到翻出了影集,才发现,这是当年老爸老妈蜜月旅行时的情侣装……
原来,他是在用这种方式默默纪念过世的妻子。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往后你不在的日子里,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至都是你。
▼
2007年开始,伦敦地铁站里出现了怪异的一幕:
一位白发苍苍的妇人,常年坐在月台的长椅上,静静等待车辆进站,却从不搭乘。
当地铁缓缓靠站,她总会屏气凝神地侧耳倾听那句提示音:
“Mind The Gap(小心间隙)”。
原来这句话,是她丈夫40多年前录制的,也是相识时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丈夫去世后,这便成了他们唯一的连接。
“我知道他会很快离开我,经常以泪洗面。”
“但有时一想到,他走了,只要我想他,随时可以去听他的声音,心里便会获得一丝安慰。”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丈夫的声音,被一个陌生而冰冷的机械女音取代。
她不甘心,跑去找伦敦地铁管理局,想拷录一张丈夫声音的光碟。
没想到地铁工作人员听了她的故事,大为感动,当即决定在那个地铁站,继续使用她丈夫的声音。
也许再听不到那句“我爱你”,但每一句“Mind The Gap”,就是我们爱情最好的见证。
你走了,但爱还在。
▼
一位网友在无意中,点进了已故 5 年多的高中同学的 QQ 空间 , 却发现自 2010 年同学不幸离世至今 , 同学的母亲一直坚持不断地在留言板上留言。
母亲貌似坚强地与儿子闲话家常,却又有着忍不住的浓重思念喷薄而出。
不少细心的网友发现,该母亲在QQ空间的留言,很多都在凌晨时分,不禁心酸泪下。
夜深人静的时刻,那份伤痛和思念应该更加明显吧。
你在我细细碎碎的梦里,在我荒芜已久的心上。我能看见你,却又看不清你。
路上的行人每个都像你。无处不在是你,处处不在也是你。
▼
这个可爱的男孩叫Jack Robinson,他有一个非常爱他的妈妈。
2014年,小Robinson因为脑肿瘤去世了。
此后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他的妈妈都在不停地想念他。
那天,妈妈在为他扫墓时,心里默默流着眼泪:
“我的儿子,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还在我身边该多好!”
就在此时,伴随着清脆的鸟鸣,一只小小的知更鸟不知从何处飞来,在她身边跳跃,久久不肯离去。
知更鸟的英文是Robin,儿子的姓氏恰好是Robinson。
而儿子卧室的抱枕上,正是一只小小的知更鸟,简直一模一样!
(去年12月,妈妈发了一张儿子卧室的照片)
这种种巧合,让妈妈觉得,就是儿子不忍她再受相思之苦,于是飞回来看她了。
不要害怕离别,只要心中有爱、彼此挂牵,那些想念的人,一定会在某个不经意间与你重逢……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与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互相铭记关心,赋予人生温度,才是生命的意义。
越长大就越会明白:
亲人健在,二三挚友,爱人相伴,是何其幸运。
而当我们不再拥有这些的时候,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忘记。
最遥远的爱最让人忘怀,得不到却一直在回忆里,在脑海中,在心里,再痛也不愿忘记。
评论告诉小编,你有过哪些刻骨铭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