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犯罪手段花样百出,刑侦的水平也在不断升级。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指纹比对,DNA鉴定,面目识别等等技术,都能让不法分子难逃法网。
在那些罪案剧里,我们也能从中了解到各个领域的破案方法。
《识骨寻踪》中实验室的一群高材生们围着尸骨转,以法医鉴定和生物学等角度提供破案的重要线索,看完觉得智商都得到了洗礼。
经典的《犯罪现场调查》完结之后还推出了衍生剧《网络犯罪调查》,玩起无孔不入的黑客,网络安全问题和超便捷的电子科技。
还有《别对我说谎》又将微表情的心理学理论发挥得神乎其神,男主堪称人肉测谎仪,嫌犯的每一次肌肉舒张和瞳孔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以上专业化的东西能够在21世纪中得以实现,但要是把时长倒退回19世纪末,恐怕一切都会是很原始的状态。
没有条件的时候,就会必然会有去创造条件的人。
最近就有这样一部“复古”的美剧,追溯了历史和刑侦的质变。
《沉默的天使》
这部TNT的新剧由Caleb Carr在199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刚播出一集,豆瓣和IMDb评分都在8分左右。
1896年的纽约,一名13岁的男孩遇害,双眼被掏空,生殖器被移除,死相不堪。
他是把自己装扮成女孩来卖淫的男妓,尸体上还穿着白色的裙子。
心理学专家克雷斯勒博士得知此事,当即传话请他的好友约翰·摩尔前去犯罪现场查看情况,回来向他汇报。
约翰·摩尔是纽约时报的画师,私下有着和青楼女子玩角色扮演的癖好,还在兴头上就被突然打断。
那时设备不先进,记录现场画面的方式是现场手绘,这很容易致使个人化的画风削弱景象的真实感。
克雷斯勒之所以对这桩案子这么上心,是因为3年前他治疗过一对和死者年纪相仿的双胞胎姐弟。
弟弟从小显露出跨性别者的迹象,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姐姐那样。
结果姐弟双双殒命,弟弟的死法和那名幼年男妓极其相似,所以很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
此时担任纽约市警察总局长的是西奥多·罗斯福。
没错,他就是历史上那个第26任美国总统。请注意这个是老罗斯福,总统山上从左数第3个就是他。
别把他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搞混。
罗斯福当然不会允许克雷斯勒这个外人翻阅警方的档案。
事实上,作为堂堂警察局长的他还和妓院的创建者有着经济往来。
出事之后,他只能让妓院立刻关门,但毕竟拿人手短,下命令都少三分底气。
这种情况对于正值“镀金时代”的纽约来说,早已见怪不怪。用两个字足以概括当时盛行的风气——腐败。
警察受贿对地下场所的运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堕落的是警察甚至会和罪犯里应外合施行盗窃,捞取大量好处。
在这个唯利是图时代,贫富两极严重分化,数百万来到美利坚谋生的欧洲移民也没少遭到本地人的歧视。
剧中,查案的警监都对身为移民的死者毫无怜悯之情。
全国共有将近200万名童工,这些廉价的劳动力被压榨到每天的工时最多能达到14个小时,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平均仅能活4年。
即便这是美国社会的转型期,但同时也是一段黑暗的时期。
尽管克雷斯勒和摩尔无奈打道回府,所幸摩尔的老相识萨拉·霍华德在警局总部当秘书,帮他们拿到了档案。
萨拉是唯一一位在警察总部任职的女性,这在当时相当了不起。
可女性仍属于弱势群体,穿着紧到透不过气的束身衣,还要经常应对职场性骚扰。
这起案子将克雷斯勒、摩尔和萨拉联系到了一起,他们三人今后也成了罪案分析的革新者。
他们超前的思想势必会引来争议和他人的不解。
档案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有笼统的记录,为了寻找线索,克雷斯勒只能派人掘墓开棺,把双胞胎的遗骨拿给法医检验。
而双胞胎的母亲泪眼婆娑的找上门,把孩子的死怪罪到克雷斯勒头上。
她不光认为他现在的做法不人道,还觉得他儿子异于常人的天性本应该扼杀在摇篮里,引导和释放才是酿成悲剧的成因。
第一集的开始引用了小说开头的一段话,解释精神病学家一词的由来。
而这个词的词根就带有着“异化”的意思,说白了大概就是,不论是病人还是治病的人,外界都觉得他们都有点病。
所以学识渊博的克雷斯勒,也不免时时刻刻承受着异样的眼光。
后来他在自己的马车上,发现废弃的报纸团里包着一块切割整齐的舌头。
看来凶手对他已经产生兴趣,就像莫瑞亚提找上福尔摩斯一样,一场善与恶的博弈正式开始。
又一个无辜的男童,即将成为猎物。
克雷斯勒意识到,要搞清凶手的动机,就是让自己变成他。
这就涉及到了心理侧写的范畴。叔有点期待剧情接下来的走向。
TNT此次为打造《沉默的天使》花了不少心血,据说每集的预算在500万美元。
全剧在布达佩斯取景拍摄,开拍前耗费三四个月的时长搭建场景,还原19世纪末的纽约城。
叔明显感觉这部剧是要做成电影的水准,选的演员都是观众熟悉的电影明星。
饰演克雷斯勒的是丹尼尔·布鲁赫,他是《再见,列宁》中帮母亲伪造东德的孝子,也是《美队3》里的反派泽莫。
近几年他约片不断成功进军好莱坞。这个正宗的德国人在剧里操起了一口美国口音,绝对地道。
约翰·摩尔的饰演者是“撸哥”卢克·伊万斯,猫酱前阵子还推荐过他主演的SM大戏《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
饰演萨拉·霍华德的则是昔日童星达科塔·范宁,未来在克斯汀·邓斯特执导的《瓶中美人》中她也将出演女一号。
这部剧一边复现着历史,一边揭露不堪的状态,
首要目的不是追问凶手是谁,而是他为何犯罪,因此聚焦点就被放在了探秘者身上。
就像大卫·芬奇的《心灵猎人》中,在20世纪70年代,男主角霍尔登结合行为科学揣测犯罪心理,希望能够预防犯罪而不是亡羊补牢。
而他在不断深入虎穴的过程中,不仅饱受他人质疑,自己也被变态杀手所影响,他挣脱对方的怀抱慌乱地瘫倒在地上。
人怎么可能百毒不侵,一猛子扎进人性的深渊一探究竟,哪会安然无恙地轻易爬出。
克雷斯勒说摩尔总是代表着美好,所以人们更喜欢他而非自己。
有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总归得有人看清现实的黑暗,顶住压力和挫折去尽力改变,甚至是牺牲自己的一部分。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先驱。
可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都被视为了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