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院士”秉志:1百年前的美国博士,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我们刚刚起步,国家还很贫困;在科研方面,更是非常薄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正是因为有一大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扎根于科学领域。用他们的一生,为中国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体系!

已故的“河南院士”秉志,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河南院士”秉志:1百年前的美国博士,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

秉志,男,字农山,原名翟佳氏,曾用名翟秉志。河南开封人,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秉志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爷爷均以教书为生。所以,秉志的童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02年,考入河南大学堂;1904年,由河南省政府选送入京师大学堂;1909年,考取第一届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研究学习昆虫学。

1918年,秉志获康乃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

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后,秉志并没有选择留在美国,而是义无反顾选择回到中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920年,秉志回到祖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混乱时刻,科技人才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科学环境也远不如美国。但是,秉志依然没有放弃,回到中国后,进入南京高等师范,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这是国内生物学从无到有的质变!

“河南院士”秉志:1百年前的美国博士,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虽然时局动荡,后来又开始了抗日战争。但秉志始终没有放弃为国家发展科学的愿望,将一腔热血,都投入到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当中。

当时,很多人觉得秉志很傻,都觉得学而优则仕,有这么高的学历,选择去政府做一个高官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秉志却始终不改初衷,一心一意为国家的生物学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秉志想要专心搞科研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日本人攻占南京后,将秉志创立的生物研究所内的所有标本和资料,全部抢走,就连生物研究所,也被他们付之一炬。

面对这种的打击,秉志依然选择继续坚持。将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自己的爱国激情,全部投入到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发誓一定要为中国发展出完整的生物科学。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虽然几经磨难,但秉志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前夕,秉志被邀请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以科研者的身份,投入到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中。

“河南院士”秉志:1百年前的美国博士,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秉志已是63岁高龄,却仍然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生物学领域的科学人才。这是这批科学人才,在后来的几十年当中,彻底建造出我国生物科学领域的高楼。

1955年,秉志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后来我们所说的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

正是因为有着秉志院士这样的科学家,不辞辛苦为了国家的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才有了国家今天的强大。让我们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