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我国创造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的世界记录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记者李江涛)“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2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据“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介绍,“月宫365”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的生物系统,并保持系统稳定。自去年5月10日实验开始至今的260天里,“月宫一号”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志愿者刘光辉在“月宫一号”内通过电话说,舱内的200天生活“很充实,很有挑战性,受益匪浅”,四名志愿者同心协力,坚持不懈,互帮互助,携手度过了200个难忘的日夜。

按照换班流程,刘光辉等二组志愿者与一组志愿者进行工作交接后,于26日下午出舱并接受医学观察。一组4名志愿者将在“月宫一号”中驻留105天。除日常工作外,他们还需要针对各种突发故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测试“月宫一号”的耐冲击性,深挖其发展潜力。

刘红透露,此次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据悉,“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2013年10月,刘红团队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验证系统“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